星期六, 9月 19, 2020

四步驟破解毒雞湯職場廢文。

台灣媒體在十幾年前開始風行職涯文章。現在有些媒體為了吸引讀者眼球,出品一堆看似有理卻毫無用處的文章。讀了這種文章,非但不會增強實力,還有可能打擊自信。

前幾天看到一篇【年薪300萬 vs. 年薪55萬的工作者,差別就在這9個工作習慣】的網路文章。好奇之下點進去,原來是某周刊在2016年做的調查,當時的文章名為【養成九個特質 幫你拿到高薪族入場券】。

好好讀讀到底是養成哪九個特質,才可以有高薪。結果發現這九個特質沒有全部也有個六七個,但是,看看口袋看看存摺,嗯…

再看下去發現謬誤極多,一一來破解

1.統計方法可信嗎?

當一項看似調查,卻未提供統計與分析方法或是資料來源時,你就可以關掉文章洗洗睡了。因為這表示該調查的可信度很低。為什麼呢? 

  1. 調查公正性存疑,有刻意導向作者想要的結論的可能性,如: 只選取調查中符合結論的數據來做為證據;
  2. 樣本數可能不足造成結論的偏頗;
  3. 問題設計刻意導向作者想要達成的論點 。

在這份調查中,該周刊有提供統計方法如下圖,


樣本數的選擇通常是要看母體有多大。在這份調查中,未曾提及這些普通職場人士或是高薪族群的所在位置,所以,該人士有可能在台灣有可能在美國;也未曾提及產業,因此有可能是上班族,也可能是特殊產業如機師。第一組採樣1106份,第二組採樣101份,加起來有1,207份。看起來像是足夠做為全國性的調查樣本數。但我只問一個問題,所以這101個人就能代表全台灣高薪族群的工作習慣了嗎? 

延伸閱讀 👇

2.標題誇大嗎?

「只要做了A,就會達成Z」很吸引人但是…

在邏輯上面稱為「因果謬誤」,意思是從結果和數據的關聯性,輕易的推論二者的因果關係。也就是不具備充分證據就輕率的下結論。

舉例: 十個禿子九個富。難道聽到這句話,我們都要去理光頭嗎? 

在這篇文章的例子你可以去想想,養成這九個習慣,我隔天就變成高薪一族了嗎? 或是拿到入場券,但是比賽場地在哪?

有人或許會辯稱,這是高薪一族的基本能力,若沒有培養這九個基本習慣,不可能會有富有的一天。

只要問兩個問題就好了,

1. 你所在的產業目前有誰(通常是老闆或部門主管)達到年薪三百萬? 
2. 請問那些人每位都擁有這九項習慣嗎? 

檢視看看就知道了。這是下一個謬誤…

3. 如果擁有9項習慣,我就能換一個比較好的工作,然後就可以拉高薪水…嗎?

這叫做滑坡謬誤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卻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因為事實不一定照著線性推論發生,而有其他的可能性。

舉例: 小孩一天到晚玩電動,考不上好的大學,人生就毀了。

新加坡Razor集團創辦人陳明亮玩電動,考上律師,還開了雷蛇集團。人稱亞洲最帥單身漢。你說呢?

4.文中提到業界知名人物但是立論毫不相干

文中提及彼得.杜拉克,但是這九個習慣跟杜拉克講的完全不同?

彼得.杜拉克的五個習慣可以直接參考下方頁面

丟了一個管理大師但是後續理論卻毫無關係。不會覺得哪邊怪怪嗎?


文中提的九個習慣真的是…不知該如何評論,每周工作時數較長居然也被歸為一個好習慣。跨部門會議中「為了公司整體利益不吐不快」也是一個好習慣?? 真心害怕有弟弟妹妹看到這個,在會議上亂放槍,刀子通通往自己身上捅。

網路上很多這樣似是而非的職場專欄或職涯文章,現在資訊特別爆炸、特別紊亂,我們一定要堅實自己的判斷與分析能力,才能在資訊海裡面,找到貼切的學習資源!


中英文模擬面試/履歷強化,請找Teacher Creole! (右方表單可連繫我)



星期日, 9月 10, 2017

別等到開始找工作才準備履歷

別等到XXX,才開始準備XXX。這句話適用於很多職涯規劃的情境,但卻鮮少人真正注意並採取行動。

「別等到開始找工作才開始準備履歷」,可以改為「別等到要面試才開始準備內容」、「別等到工作機會來臨時才手忙腳亂」等等。這句話進一步分析就是,成功機會已經來到面前,卻沒有任何準備。職涯生活中,很多時刻並不是自己能夠預測機會的來臨。大多時候印證一句,「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何謂準備好?下面我將分享三個狀況與應對策略提供參考:


1、等到工作不滿意才開始看工作

很多人是工作遇到不愉快,累積了一段時間後,突然想清楚自己想要轉職,才打開求職網站看適合的工作機會。


無論你是否確定轉職,請先問自己「我的職涯規劃為何?」

千萬不要盲目的「因為不開心」而貿然離職,一個有規劃的求職者,必須設定短、中、長期目標。有了目標後,求職、轉職的情況將變得清晰,很容易就判斷自己何時該離職。


有了離職的念頭後,請再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離職嗎?」離職前,該與主管詳談在這間公司未來的職涯發展與升遷計畫。除非有特殊原因,在同一間公司、集團累積工作經驗和資歷,會比兩三年就轉職到其他公司來得好。一方面,現有公司具有既有人脈與名聲,到新公司要累積新的成就,二方面,現有公司一般會盡量減少優秀員工離職的可能(好員工離職對主管來說是很困擾的),談判的成功機率當然就比外找要高。



2、等到開始投履歷,才動手寫履歷


這是一般人的通病。等到要轉職了,才開始回想現有工作的責任與成就,但發現自己怎麼都想不出來。其實並不是想不出來,而是人的記憶有限。因此從到職的三個月起,就應該開始紀錄自己的工作和成就。平常接受到主管或跨部門的讚美,這就是你做的好的地方,可以整理成故事或成就。自己完成了一樣專案,有明確的達成目標與成果,這也可以整理成履歷成就的一條。不管如何,平日就必須對自己工作上累積的經驗和成果做不定期的整合整理,等到有適合工作機會,或是和現有工作談判時才有證據可以提供。


3、等到拿到面試機會,才開始緊張不

知道怎麼面試


我曾遇過很多學生,是臨時接到面試通知(尤其是英文)才尋求老師的幫助。像這樣的情況,其實老師也只能幫你調整面試內容的方向,要真正達到完美的演講內容,其實是需要老師和學生一起花費一番苦心的。


因此誠摯的建議各位,平常有時間就先把基礎面試必考題準備好並運用我上課所提供的矩陣規劃出每份工作的成就與故事。


我所提倡的是透過和學生一起看清楚自己職涯規劃與未來方向的職涯顧問。也曾遇過學生因為職場的霸凌,不得不先行離職再求職,這部分我也會協助學生找到合理的解釋與未來方向。


無論如何,請平常就好好思考職涯發展,才不會機會來臨時手忙腳亂。




星期一, 2月 23, 2015

推薦好書【回話的藝術:有些時候你不該說「正確答案」,你該說的是「聰明答案」】

今天要來推薦這本非常輕薄又很實用的功能書籍-- 【回話的藝術:有些時候你不該說「正確答案」,你該說的是「聰明答案」】

不管是職場上、社交圈,甚至是過新年的親戚交談,我們都很需要知道說話的藝術。這本書名說,有時你不該說正確答案,而是該說聰明答案。精準點出了社會中討人喜歡需要的說話術。其實,裡面也有許多面試中可以用到的技巧。

例如:
一、「厲害」就是「跟別人的不同處」: 準備面試時,想想看你厲害在哪裡,為什麼雇主要錄用你而不是其他19個申請者? 你的不同在哪?
二、差別的說明=A是○○+B是△△:  整理工作成就的時候,想想看差別在哪? 原本的結果可能是A,但因為我做了某些行動,導致結果是B。某些行動就是差別的說明,也就是你厲害的地方。
三、結論下在最初的三秒: 面試講的是落落長還是一針見血?

書中還提到很多有趣的回話公式,我已整理成模擬面試的上課教材,同學都覺得非常受用!


星期日, 2月 22, 2015

面試時該如何回答「你的缺點/弱點?」

在我前篇文章【面試前準備動作與十大最常問必考題】,十大必問面試題中一題,你的缺點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曾準備過,卻又給了類似「過於完美是我的缺點」的答案。還有一種情況是,給出一個答案之後,面試官卻說,「請再告訴我兩個。」;也可能以其他形式的問題要把真實答案逼出來,例如: 「你過往主管曾說過你必須改進的地方?」「你的仇人會怎樣形容你?」等等。曾碰過一些學生遇到這樣的變形題,當場愣住回答不出來,或是隨口說出沒有被包裝過的答案,喪失進入下一關的機會。

請記住: 面試時問「你的缺點」,是在考驗你有無反省能力、有無認識自己,以及雇主想了解你被錄用後的風險。

也請記住一個大原則: 只要這個缺點在該公司不是缺點,那就是好的答案!


要如何突破這種一聽就很假的困境呢? the Muse網站上一篇How to Answer the One Interview Question Everyone Dreads,提供了幾點方向讓我們參考

1. 提供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發生的「缺點」: 「在某些重要任務中,若組員無法達成承諾,我會變得很沒耐心。但未來在同樣情況下,我會做出一些改變,例如: XYZ」

2. 指出履歷上很明顯的「技能缺口(Skills Gap)」:  「我還沒考上某個執照」「我哪方面的能力比較弱(剛好這份工作不需要)」

絕對不要說: 沒有缺點,或想不出來。

星期六, 2月 21, 2015

推薦好書【揭密!萬惡人資主管的良心建言】

這本【揭密!萬惡人資主管的良心建言】其實來自於知名部落客萬惡人力資源主管部落格(http://wjchang.pixnet.net/blog)

從HR的角度,作者揭開了人力資源不為人知的神秘面紗。從招募到考核等,作者都以專業且中立的角度告知讀者真相。

非常推薦上班族閱讀。記住: 多了解雇主,對自己的職涯幫助是有增無減喔!

星期五, 2月 20, 2015

3把鑰匙教你閱讀英文文章

常常很多學生問,「該如何增進英文實力?」或是「該如何增加字彙?」我都千篇一律的回答-- 閱讀(長篇)文章。
(關於如何閱讀英文文章-也歡迎參考推薦書籍 【改變一生的英文閱讀課】一文)

學生常有個錯誤的認識,覺得有單字不懂就無法閱讀文章。其實很多時候,不需要知道某個單字的意思也可以了解通篇文章的意思。我們只是沒有安全感而已! 我的學生也常有個習慣是,遇到生字就先查詢,把中文翻譯寫在單字旁邊。結果花去兩倍的時間,甚至讀了後面忘記前面。
以下介紹三把閱讀英文文章的鑰匙,提供大家參考:

KEY! 遇到單字跟他裝熟
真正的閱讀文章應該是遇到單字不影響順暢度。假使該單字是名詞或形容詞,通常可以從句子的其他部分推敲出該詞的意思。大多時候,那些你不懂的單字可能根本不重要。假使是動詞,可能會遇到不理解整個句子的時候,此時可以從前後句推敲出該句的意思。把握住一個重點就是: 假裝你懂他,忍住不查單字,然後從前後文推敲。唯一查單字的時候是,通篇文章該字出現三次以上。(但這可能表示你的字彙量真的太少了!)

最後別忘了,把不懂的單字背一背,立志下次遇到他,不再裝熟!

KEY! 用Topic Sentence大卸八塊
英文文章很有邏輯性,尤其是學術性文章或報章雜誌,一旦了解文章結構後,看文章要用大卸八塊的方式把文章段落重點抓出來。方法是讀Topic Sentence重點句。通常在段落的第一句或是最後一句,會將段落重點寫出來。其他內容是補充了文章的豐富程度。拿到一篇文章時,先瀏覽過每個段落的Topic Sentence後,問問自己「我是否大致了解文章在表達什麼?」此時你對文章已經有大概的理解,也有一些對該主題的認知(視你對該主題的熟悉程度而定),再回頭細看文章內容,很快地就可以將文章讀完。

我自己有個更偷懶的方法就是先讀最後一段--結論,然後讀第一段--緣起。通常就可以了解文章在寫什麼。

KEY! 遇到長篇文章每段做小筆記
有時我們在工作上或某些情況下會遇到閱讀超長篇文章(超過十頁)的時候,這時除了上述大卸八塊的方法,還有個辦法可以幫助大家不會讀到最後已經忘記前面。那就是,每讀完一個段落,將自己理解的總結寫在旁邊。等到回頭看時就不太會忘記了




星期四, 2月 19, 2015

37個商用英文常見錯用字彙,你懂幾個?

在the Muse職涯網站中,一篇37 Commonly Misused Words That Can Make You Look Bad指出了幾個經常被誤用或是換用的詞彙。

其中,我將幾個觀察到學生經常犯的錯誤羅列如下,有興趣的人可到網址上查看全文


Advise and Advice
除了兩者發音不同(advise最後有z的音)adviseadvice的動詞形式。
正確: I advise you to …
錯誤: Thank you for the advise. 應為 Thank you for the advice.

Well and Good
Good是形容詞,而Well是副詞。但口語上我們常常會這樣說,"I don't feel good." 也就是 "I don't feel well." 這在日常生活上可以,但在商用英文就必須注意文法錯誤囉!
正確: You did a good job.
正確: You did incredibly well.
錯誤: You did good.

If and Whether
If 和 Whether經常是可以互換的,但是在回答yes/no情況下。例如,“I wonder whether Jim will finish the project on time” or ”I wonder if Jim will finish the project on time.”
但當if是在假設情況下使用, 例如,“Let me know if Marcia needs a projector for the meeting.”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Marcia需要投影機再告訴我。"
但是替換成whether意思就變成"不管Marcia需不需要都告訴我"(“Let me know whether Marcia needs a projector for the meeting.”  )
 正確: “If you hit your monthly target, I’ll increase your bonus.” (若達成目標,才增加獎金) 
正確: “Whether you are able to hit your monthly target is totally up to you” (能否達成目標完全在你身上)

Award and Reward
Award是獎、獎項(競賽或比賽後的結果)。如: Grammy Awards 葛萊美獎、Employee of the Month awards本月最佳員工。 
Reward是因為努力、成就、辛苦工作等給予的回報、獎賞。 例如:  sales commission is a reward. 業績抽成是獎賞 A bonus is a reward. 獎金是獎賞。
 正確: Be happy when your employees win industry or civic awards, and reward them for the hard work and sacrifices they make to help your business grow.

Continuously and Continually
Continuously代表連續不斷. 舉例: Hopefully your efforts to develop your employees are continuous, because you never want to stop improving their skills and their future.
 Continual代表頻繁、不斷重複.  舉例: You might have frequent disagreements with your co-founder, but unless those discussions never end (which is unlikely, even though it might feel otherwise), then those disagreements are continual.
 正確: That’s why you should focus 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but only plan to have continual meetings with your accountant: 前者的continuous是永遠不會停止,而後者continual會中斷的

Between and Among
Between用在有自己名稱的個別事物,例如:  “The team will decide between Mary, Marcia, and Steve when we fill the open customer service position.” Mary, Marcia, and Steve 三者不同且分開,所以可以用Between。
Among用在三人、三者或以上但沒有自己名稱,例如:  “The team will decide among a number of candidates when we fill the open customer service position.” 
假使只有兩人、兩者,就算不知道個別名稱也可以用Between,例如: “I just can’t decide between them.”